- 信息索引號:
113310020026730578/2020-114263
- 主題分類:
- 體裁分類:
- 發布機構:
區司法局(區行政復議局)
- 成文日期:
2020-10-15
-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 有效性:
有效
- 登記號:
JJJD01-2020-0010
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椒江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
椒政辦發〔2020〕60號
JJJD01-2020-0010
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椒江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
各街道辦事處、大陳鎮人民政府、區政府直屬各單位:
《椒江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0月15日
椒江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目 錄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和臺州市委市政府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制造之都的戰略部署,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實現我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圍繞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進一步聚焦產業發展重點,實施八大專項行動,大力推進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力塑造產業競爭新優勢,為全市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制造之都和全省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提供“椒江方案”、貢獻椒江力量。
創新驅動。深入實施科技新長征行動,加快推進創新主體培育、創新人才集聚、創新平臺提升、創新生態優化,力爭在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創新方面取得突破,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以創新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高端引領。按照產業發展趨勢、產業升級導向和補齊產業發展短板的要求,始終堅持價值鏈高端、技術高端、產品高端、標準規范高端的原則,著眼高端產業培育、高端產品制造、高端人才引進、高端技術研發,以高端引領高質。
跨界融合。積極推進工業信息化、智能化、服務化發展,實施“互聯網+”專項行動,努力使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滲透到制造業的各個環節,推動制造與服務深度融合,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集聚集群。根據產業發展內在規律,突出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相結合,支持集聚集約集群發展,實施精準招商,加快重點產業關鍵環節企業引進,同時提高產業配套能力,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推進產業集聚集群發展。
到2022年,在規模提升、結構優化、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方面實現有效跨越,制造業提速提質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成為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標桿區。
規模實力顯著增強。到2022年,規上工業總產值達70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達220億元,年均增速達6.5%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40%以上。
產業結構顯著優化。到2022年,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28億元以上,“兩化”融合發展指數、信息化發展指數分別達到95以上、11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分別達到30%和55%以上。
質量效益顯著改善。到2022年,規上工業增加值率達30%左右,規上工業畝均稅收達到35萬元/畝以上,規上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7%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持續下降。
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到2022年,全社會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8%左右,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100家以上,省級以上眾創空間5個以上。
聚焦“大而強”,打造兩大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產業集群。針對醫藥化工產業、縫制設備產業等產業基礎好、競爭力強的核心產業,把握全球產業分工協作和產業鏈重構機遇,完善產業扶持政策,加大“建鏈、延鏈、補鏈”招商,重點引進以海正藥業為龍頭的醫化產業鏈、以杰克股份為龍頭的智能縫制設備產業鏈上下游,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并購重組,推動產業向規模化、專業化、高端化方向發展,進一步做大育強,打造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專欄1:椒江區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
醫藥化工:立足現有基礎和特色優勢,以“綠色制造、國際高端”為導向,以“主攻成品藥、做優原料藥、控制中間體、發展生物藥”為路線,強化創新驅動,加快厚植優勢,全面推進現代醫藥醫化制造模式改造,推進全產業鏈貫通,引導染料化工產業往高端、綠色方向發展,努力發展成為“中國綠色藥都”。 縫制設備:以“新藍海、新市場、新模式”為導向,強化創新驅動,提升縫制設備零部件企業設計、裝備、工藝水平,優化縫制設備產業鏈上下游協作,建立優質配套體系,鼓勵龍頭企業兼并重組,加快發展形成工業縫紉機、關鍵零部件、智能縫制單元和智能縫制生產線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努力建設成為全球最大的縫制裝備智能制造基地、行業領先的縫制設備創新研發中心、世界一流的縫制設備智能制造服務中心。 |
聚焦“特而精”,打造四大具有臺州特色的產業集群。針對智能馬桶、汽車零配件、電子信息、眼鏡等特色產業,完善分行業扶持政策,構建企業供應鏈風險管理體系,推動供應鏈本土化、區域化,帶動區域產業鏈安全升級。加強標準引領、品牌帶動、管理創新,重點打造以水晶光電為龍頭的光電產業鏈、以星星便潔寶、怡和衛浴為龍頭的智能馬桶產業鏈,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打造具有臺州特色的產業集群。
專欄2:椒江區具有臺州特色的產業集群 |
智能馬桶:充分發揮先發優勢,以設備改造、工藝升級、產品開發為抓手,加大科技研發投入,鞏固提升產品質量,全力拓展國際國內市場,提高“智能馬桶椒江造”知曉度和美譽度,實現高質量裂變發展。 汽車零配件: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機遇,加快推進新項目招引、落地,推動傳統汽車零部件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轉變,做大做強做精汽車零部件。 電子信息:產業主動對接5G,發展智能移動終端的各類零部件生產制造,緊盯后續應用技術的開發布局。 眼鏡產業:整合優勢資源,鼓勵企業抱團發展,互相支持補臺,重視產品研發,制訂行業標準,在細分領域做精做強,打造一條上下游配套完整的產業鏈。 |
聚焦“新而優”,培育若干個未來產業集群。針對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5G等數字經濟細分領域,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和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引育力度,強化政策扶持,促進人才集聚,積極對接騰訊、華為、阿里等數字經濟重點企業,引進前瞻性的優質項目或行業龍頭企業入駐臺州灣數字經濟產業園,進一步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若干未來產業集群。
推進重點創新平臺建設。面向椒江區重點產業技術創新需求,按照“一業一平臺”,深入實施產業服務綜合體建設,重點推進智能馬桶產業、縫制設備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謀劃打造服裝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加強公共科技創新平臺、省級區域行業創新平臺、軍民融合平臺等創新型科技成果平臺管理提升。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與浙江省產學研聯盟臺州中心、浙大臺州研究院、中科院臺州中心等平臺開展合作。到2022年,力爭創建省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1個以上。
激發企業自主創新活力。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成長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加大企業研發機構建設,支持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創建企業技術中心、企業研究院、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等企業創新載體,引導企業聯合高校建立獨立實驗室、研發機構分支、校企共建實驗室等。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機構的培育力度。推廣應用研發項目信息管理系統,加大研發投入補貼力度,制定出臺提高R&D占比的激勵政策,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激勵企業創新的普惠政策。力爭到2022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450家,努力實現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建設研究院全覆蓋、年產值1億元以上龍頭骨干企業建設企業研發中心全覆蓋。
加強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對接省市科技創新尖峰、尖兵、領雁、領航四大計劃,圍繞椒江制造業重點領域,梳理確定一批產業“卡脖子”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項目清單,集中科技力量攻克一批關鍵共性技術瓶頸。發揮科技大市場平臺優勢,構建包含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中小企業創業園等各環節的產業技術創新鏈。全力推進“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組建技術轉移中心,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和落地應用。推進科技孵化器建設,支持星星、飛躍、方遠等民營企業建設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多形式搭建科技孵化平臺。深入推進航天軍民科技合作成果轉化基地建設,做好“1+N”模式充實升級。到2022年,新增3家以上技術轉移中心。
著眼集聚優化,建設省級經濟開發區。加大各類園區的集聚優化,設立浙江椒江經濟開發區。以浙江臺州化學原料藥產業園區椒江區塊為核心,就近整合椒南、椒北、洪家(下陳)區塊,重點發展醫化、智能縫制設備、智能馬桶三大主導產業,引導優質資源、重大項目聚集集中,加快產城融合發展,促進產業園區由封閉型的區塊向城市綜合功能區轉型。到2022年,將浙江椒江經濟開發區建設成為“椒江智造”核心區、自主創新引領區、產城融合示范區和浙江民營經濟發展新高地。推進椒江智能馬桶小鎮、綠色藥都小鎮等創建成省級特色小鎮,并建設一批省級高新技術特色小鎮。
著眼規劃新建,打造臺州灣數字經濟產業園。瞄準數字經濟等未來產業,超前謀劃一批重量級產業平臺,重點推進臺州灣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加快園區產業、空間規劃,深挖全區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數字經濟資源,積極引進落地一批前瞻性的數字經濟領域知名領軍企業、優質產業數字化項目、數字經濟孵化器、創新服務綜合體等,集聚一批數字經濟創新資源,加快構建數字經濟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生態鏈,力爭一年打基礎,五年出形象。力爭到2022年,基本完成一期區塊和相應基礎設施建設,智能工廠示范項目、工業互聯網示范項目、創新孵化平臺基本建成投用,累計完成產業投資50億元。
著眼整合改造,提質建設小微園區。以原鎮級、村級工業功能區為重點,大力實施老舊工業點“騰籠”行動,合理轉移和退出低端低效產能,全面完成老舊工業區塊的改造提升工作。推廣飛躍科創園智慧園區經驗,加快推進飛躍科創園三期、聚星科創園、聯東U谷科技創新園等小微園區建設。制訂《椒江小微工業園提升示范實施辦法》,推進小微園區數字化園區提質建設,建立入園企業選擇評價和有機更新退出機制,提升標準化管理和專業化運營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創建一批示范性數字化小微企業園、特色示范園、星級小微園,打造小微企業工業園升級版。力爭到2022年,建成11個小微企業園,培育形成3個左右省級小微企業園,3個智慧小微園示范園區。
扶持一批龍頭示范企業。鼓勵巨龍企業并購重組裂變擴張,圍繞椒江區重點產業領域選擇一批優勢企業和“績優股”予以重點扶持,鼓勵和支持其通過開展“四換三名”、智能升級、研發創新、品牌提升、兼并重組上市、融合發展等舉措,加快打造行業標桿龍頭企業,實現“做大一個、跟進一批、帶動一片”。力爭到2022年全區列入省級雄鷹培育企業2家,列入市級培育航母企業1家,旗艦企業2家,新增瞪羚企業12家。
培育一批上市公司和高新技術企業。實施企業上市培育計劃,建立健全分層次、分類別、分梯隊的上市企業培育名單。強化33家企業上市掛牌后備企業庫、10家重點擬上市企業庫的動態調整和培育跟蹤,做好“保姆式”全程跟蹤指導和全方位服務。加快民營企業股份制改造向縱深推進,支持優勢企業開展并購重組。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尤其是蛟龍企業到境內外上市、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打造多層次資本市場“椒江板塊”。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積極推動高成長科技型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到2022年,力爭上市企業累計達到15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翻番。
打造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隊伍。開展“專精特新”培育計劃,建立重點企業培育庫,篩選一批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緊緊圍繞“專精特新”方向,推動小微企業向專業化、精品化、特色化、創新化發展,積極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樹立創新理念,構建競爭優勢,進入產業集群,融入大企業配套體系,在資金扶持、創新指導、發展空間、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遴選一批專注細分產品市場、技術工藝領先的中小企業,建立“隱形冠軍”企業培育庫,制訂培育計劃和扶持措施,鼓勵企業實施智能制造、上云示范、研發創新等途徑,打造一批冠軍企業。力爭至2022年,“單項、隱形冠軍”企業5家,新增市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家。
加快一批小微企業上規升級。實施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出臺小微企業升規轉型的激勵政策,不斷加強小微企業培育、規范、提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積極為小微企業提升做好服務,邀請優秀的機構、專家為小微企業開展精細化管理培訓,全面提高小微企業主管理能力和水平。支持潛龍、幼龍企業發展壯大。深化“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工作,促進小微企業成長為“規上”企業。篩選一批成長性較好、符合產業發展導向的規下工業企業,建立小升規潛力企業動態培育庫,動態監測企業運行情況,至2022年,新增規上企業80家。
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實施制造業服務化示范企業培育行動,引導和支持制造業企業延伸服務鏈條,從主要提供產品制造向提供“產品+服務+技術+系統解決方案”轉變。鼓勵制造企業以增加服務環節投入、“裂變”專業優勢等形式培育新的業務形態,發展總集成總承包、個性化定制、專業化社會化服務、融資租賃、網絡精準營銷、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在線支持服務、整體解決方案、供應鏈管理等新型商業模式。到2022年,力爭培育7家省級以上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
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做大做強金融業,力促各類金融機構區域性總部或分支機構在椒江落地,提升金融產業規模和實力。著力培育會計、法律、資產評估、資信評級、知識產權等中介服務組織,構建專業化的中介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工業設計,建設一批設計基地和中心,加快設計產業集群化布局,探索推廣工業設計創新券。推進產業物流發展,加快椒江東部物流中心等項目建設,重點發展醫藥化工、智能衛浴、光電子、縫制設備等優勢產業基地型物流。積極發展會展業,加快推進新會展中心建設,打造一批專業化品牌化會展,助推產業轉型提質。實施“掃樓掃街”行動,以一江兩岸、商貿核心區等總部經濟集聚區塊為依托,吸引椒江本地龍頭骨干企業進駐,招引國內外企業及在外臺州商人來椒設立綜合性總部、區域性總部及功能性機構,培育一批稅收億元樓宇。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積極發展垂直電商、跨境電商、C2M等新模式,進一步提升星星電子商務產業園、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等園區功能。以家電產業入選“浙江省產業集群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試點”為契機,引導和推動服裝機械、衛浴產品、家用電器等重點行業發展跨境電商業務。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加快建設一批服務貿易外包平臺,做大做強醫藥化工行業服務外包,積極拓展人才、研發、設計等新型服務外包領域。
推進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按照“專業化、高端化、特色化、精品化”發展要求,加快打造一批業態新、功能全、配套優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平臺。推進綜合性服務功能區建設,全力打造臺州商貿核心區、一江兩岸、高鐵新區等三大綜合性服務業集聚平臺。強化專業特色服務功能區建設,依托微金融小鎮和市府大道金融一條街,打造金融集聚區。圍繞海門港、產業集聚區和工業園區,推進海門港物流集聚區、椒江東部物流中心建設,建設現代物流服務功能區。大力推動椒江區科技服務功能區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工業園區、小微園區建設生產性服務業綜合性園區。聚焦知識產權生態建設,打造"一區三園",深化知識產權服務業新發展格局,打通知識產權服務市場主體“最后一公里”,全力創建省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
實施智能化改造。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率先推進5G網絡、新一代互聯網等規模部署,力爭到2022年建成5G基站1200個以上,基本實現全域5G信號全覆蓋。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聚焦傳統制造產業集群,分行業推進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每年實施10項以上數字化轉型重點項目。以縫制設備、智能馬桶、汽車零部件、醫藥化工等產業為重點,培育發展一批智能化示范型標桿企業,建設一批“數字園區”“無人車間”“無人工廠”,力爭培育省級以上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4個。培育引進工業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商,加快數字賦能,拓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制造、共享制造等新模式。
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深入實施“機器人+”、“企業上云”、“工業技術軟化”行動,推動一批制造業企業實現核心業務信息化、數字化和云端遷移。開展產業集群數據庫建設和大數據應用,分類分庫建設覆蓋企業、行業、產品、市場、研發等數據資源的行業數據庫。充分發揮杰克、星星冷鏈等優勢平臺的示范作用,引進培育一批具有引領作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著力構建“一區域一平臺、一行業一朵云”的工業互聯網體系。力爭到2022年,建成2個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和若干個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連接工業設備(工業產品)數超20萬臺,工業標識注冊量超200萬個,服務工業企業500家以上。
推進產品智能化升級。鼓勵企業加大對智能產品的研發投入,開發集成化、數字化、智能化新產品。智能馬桶行業重點發展集遠程控制、智能感知、健康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終端產品;縫制設備行業重點發展工業縫紉機電機控制驅動系統、特高速電腦繡花機等;汽車零部件行業重點發展車載高性能芯片、高精度車載傳感系統、信息終端、車載高清顯示器等智能網聯汽車關鍵零部件產品。鼓勵支持企業開發針對傳統制造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所需的工業機器人、行業自動化生產線及智能化成套設備。
推動產品質量提升。圍繞三千三百等重點行業和產品開展質量狀況調查、質量改進、質量攻關、質量比對和會商會診,組織質量提升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強化質量強區建設,以智能馬桶國家質檢中心落地建設為引領,實施省級十大重點產業(工業縫紉機)質量提升項目,全面帶動制造業產品質量提升。深入實施《臺州市推進企業管理創新五年行動計劃(2019-2023年)》,推動企業建立健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體系,培育和創建一批質量標桿企業。推廣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建立健全重點產品質量追溯體系與質量“黑名單”制度,完善第三方質量評價體系,營造產品質量社會共治氛圍。
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推進集群品牌建設,建立具有產權保護、準入約束等功能的集群品牌運作框架和合作模式,創建智能馬桶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到2022年,形成“縫制設備”、“智能馬桶”等具有全國知名度的集群品牌。深入實施“品字標”品牌企業培育工程,推進“浙江制造”“浙江制造精品”建設,鼓勵支持企業開展“品字標”品牌認證,到2022年,培育“品字標”品牌重點企業10家。鼓勵企業實施商標品牌戰略,爭創中國馳名、著名商標,積極創建國家工業品牌培育示范企業、省品牌指導服務站、省商標品牌示范企業。加快完善品牌促進、品牌推介、品牌保護、品牌信息等公共服務體系。
強化標準引領。大力推行“標準化+”,實行企業標準領跑者行動。深入實施技術提升、標準提檔工程,支持企業將自主創新技術轉化為技術標準,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培育一批掌握國內外標準話語權的優勢產業和企業。加快制造業重點領域標準研制,支持龍頭企業主要產品與國際標準接軌。引進培育一批標準公共服務平臺、第三方標準服務機構,為制造企業標準研制提供有效支撐。到2022年,牽頭制定“浙江制造”標準10項,制造業企業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標準10項以上。
建設一批綠色園區。推行園區綜合能源資源一體化解決方案,推動園區基礎和環保設施共建共享,實現園區能源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廢物交換利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提升園區資源能源利用效率。總結浙江省原料藥基地椒江區塊循環化改造省級試點經驗,遵循“減量化、再循環、再利用”原則,著力在園區推廣余熱余壓回收、水循環利用、重金屬污染減量化、廢渣資源化、脫硫脫硝除塵等綠色循環工藝技術,搭建企業間物料資源、副產品和廢棄物交換平臺,實現物質和能量在企業內部、企業之間的閉路循環和多級利用,構建產業共生循環系統。
創建一批綠色工廠。實施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落實清潔生產審核,引導大中小企業嚴格執行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標準,推廣應用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和高效末端治理裝備,建立資源回收循環利用機制,率先在醫藥化工、裝備制造企業中開展綠色示范工廠建設,推動生產潔凈化。嚴格推進廠房集約化,引導企業按照綠色建筑技術建造改造廠房,合理布局廠區內能量流、物質流路徑,實現運行全流程綠色發展。開展低碳企業試點示范,建立低碳企業評價標準和激勵機制,實施能效、水效領跑者引領計劃。
開發一批綠色產品。在汽車零部件、智能馬桶、縫制設備等重點行業中,優先選擇量大面廣、與消費者緊密相關、條件成熟的產品,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積極開展綠色設計試點,實現產品能源資源消耗最低化、生態環境影響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加快節能新技術、新產品應用,推廣輕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術工藝,開發無害化、節能環保、高可靠性、長壽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產品。支持企業開展綠色產品標準制定和第三方評價認證,引導綠色生產。
成立高規格的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以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召集人的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相關工作。區級部門、各鎮(街道)按照分工要求和職能職責,加強工作謀劃和創新,對行動計劃內容進行深化細化,科學安排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實現統籌聯動,發揮合力。突出目標導向、強化考核激勵,把方案確定的發展目標和主要行動任務完成情況作為對相關部門和鎮(街道)的綜合考核評價依據。建立健全決策咨詢機制,定期聘請專家參與重大戰略問題、重點項目建設等咨詢,提高決策的科學水平。
制定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性政策,并配套出臺產業扶持、企業培育、創業創新、工業投入等系列政策,構建“1+X”政策體系。積極向上爭取各種財政優惠政策,對重大產業項目、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等給予一定的財政傾斜。建立專項引導資金,通過跟進投資、貸款貼息、股權投資、財政補貼等方式,加強對重點產業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資金支持。落實企業科技孵化器稅收優惠政策和支持創新的政府采購政策,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企業加大創新產品的開發和規模化應用。
鼓勵銀行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加大對企業提供各種靈活適宜的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增強信貸資金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多種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引導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等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積極推行PPP模式在基礎設施建設、園區建設、公共服務平臺搭建等方面的實施和應用。積極包裝項目,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國家、省重大項目庫,拓寬用地指標來源。加大盤活閑置和空閑土地力度,深化“畝均效益”為導向的土地供給機制,探索“標準地+優質項目庫”供地管理方式,對優質項目實行精準供地。創新彈性出讓方式,加強對項目用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依托臺州市“500精英計劃”,重點引進產業領軍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和知名投資人才。鼓勵有條件企業申報國家產教融合試點,打造新時代工匠隊伍。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進“10+N”便利化行動,系統集成服務企業的“一件事”。健全項目推進服務機制,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實行“一對一”精準服務,確保項目順暢實施。深化招商引資項目代理服務責任制、領導跟蹤服務制、限時辦結制、綠色通道及并聯服務等機制,簡化審批手續,減少辦事環節,履行服務承諾,提高服務效率。健全服務企業常態化工作機制,大力推廣企業碼應用,全面實施企業直通車服務,完善“五心服務、五幫助企”長效機制,定期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難題。深化企業降本減負,抓好國家、省、市各類減負政策的兌現落實。
附件:1.重大產業項目一覽表
2.上市培育企業名錄
附件1
重大產業項目一覽表
項目類別 | 序號 | 實施單位 | 項目名稱 | 項目建設起止時間 | 總投資(萬元) |
技術 改造 | 1 | 浙江四維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四維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百億片制劑工程項目 | 2018.10-2021.12 | 215000 |
2 | 浙江水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年產1000萬片智能終端用防護組件技改項目 | 2019.8-2022.7 | 20737 | |
3 | 浙江星星冷鏈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 年產100萬臺智能冰箱、冷柜技術改造及廠房擴建項目 | 2020.3-2021.6 | 10000 | |
4 | 臺州市振港染料化工有限公司 | 年產18500噸染料升級項目 | 2015.11-2020.12 | 97350 | |
5 | 臺州市振港染料化工有限公司 | 年產250噸美羅培南側鏈、500噸4-AA、100噸M3、100噸DAP、500噸磺酰胺及配套倉貯項目 | 2018.08-2020.08 | 16000 | |
6 | 臺州市振港染料化工有限公司 | 年產500噸M-562、300噸舒巴坦酸、600噸單酯、500噸萘普生和300噸A5項目 | 2020.5-2022.12 | 20000 | |
7 | 浙江鑫鼎塑業股份有限公司 | 年產100萬只大型阻燃環保塑料垃圾桶技改項目及廠房擴建項目 | 2019.11-2020.12 | 8770 | |
8 | 浙江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年產300噸阿伐他汀中間體(A8)、500噸關鍵中間體(L1)、300噸阿伐他汀鈣(L4)技改項目 | 2019.9-2021.9 | 12000 | |
9 | 浙江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年產100噸瑞舒伐他汀關鍵中間體R1.5、50噸瑞舒伐他汀鈣原料藥項目 | 2019.2-2020.10 | 6235 | |
10 | 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年產2000萬瓶凍干注射劑技改項目 | 2020.6-2022.12 | 12145 | |
11 | 浙江新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年產4000噸N-(1-乙基丙基)-3,4-二甲基苯胺、2500噸1,3-環己二酮、500噸N-異丙基-4-氟苯胺,配套600Nm3/h氫氣項目 | 2020.3-2021.12 | 10000 | |
開竣工 | 1 | 浙江星星冷鏈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 年產300萬臺冰箱冷柜五金、塑料等配套件技術改造項目開工 | 2020.8-2021.6 | 18000 |
2 | 浙江衣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空中物流智能吊掛系統生產基地項目開工 | 2020.9-2022.2 | 26500 | |
3 | 臺州市前進化工有限公司 | 年產3000噸活性艷藍KE-GN、年產2000噸艷藍KE-BB、1000噸年產艷藍ME-BR項目開工 | 2020.9-2022.6 | 21582 | |
4 | 浙江海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年產5000萬瓶無菌粉針劑、5000萬支凍干粉針劑與4億支水針劑以及年產100億片(粒)固體制劑的技改項目及廠房改擴建項目開工 | 2020.10-2025.3 | 93000 | |
5 | 廣微控股有限公司 | 集成電路制造項目開工 | 2021.5-2023.6 | 15000 | |
6 | 臺州百利塑模科技有限公司 | 年產智能馬桶精密模具300副、配件150萬套建設項目竣工 | 2019.5-2021.5 | 10500 | |
7 | 浙江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年產30億片固體制劑技改項目竣工 | 2016.5-2020.9 | 22713 | |
8 | 長鷹信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工廠建設項目竣工 | 2018.06-2021.12 | 90000 | |
9 | 浙江摩爾舒智能衛浴有限公司 | 年產40萬臺(套)各類衛浴產品建設項目竣工 | 2018.5-2020.12 | 10400 | |
10 | 浙江新順發縫紉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年產30萬臺高效節能工業縫紉機(嵌入式數字控制)建設項目竣工 | 2018.8-2020.10 | 9200 | |
11 | 浙江萬潔智能衛浴有限公司 | 年產10萬臺整體機智能馬桶建設項目竣工 | 2018.7-2020.12 | 11250 | |
數字化轉型 | 1 | 椒江區政府 | 臺州灣數字經濟產業園 | 2020.01-2025.12 | 1000000 |
2 | 浙江水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年產4.7億套智能終端用光學組件技改項目 | 2020.01-2021.12 | 145922 | |
3 | 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 | 年產100萬臺聯網化智能縫紉機 | 2019.01-2021.12 | 45600 | |
4 | 浙江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年產500萬片15-65寸中大尺寸玻璃蓋板 | 2018.11-2020.12 | 5000 | |
5 | 臺州萬軒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 | 2019.01-2021.12 | 1000 | |
6 | 浙江博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工廠建設項目 | 2019.1-2021.4 | 28700 | |
7 | 浙江星星冷鏈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 食品飲料智能遠程無人零售終端設備智能工廠項目 | 2018.12-2020.12 | 96000 | |
8 | 臺州道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醫藥化工數字化生產系統 | 2019.01-2020.12 | 2000 | |
9 | 飛躍科創園 | 數字化示范區——小微企業園 | 2019.01-2020.12 | 500 | |
10 | 聚星科創園 | 數字化示范區——小微企業園 | 2019.01-2021.12 | 500 | |
11 | 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縫制產業工業互聯網平臺 | 2019.01-2020.12 | 1000 | |
12 | 浙江藍景科技有限公司 | 工業危險廢物全流程監管平臺 | 2018.01-2020.12 | 6000 | |
13 | 浙江星星冷鏈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 服務型制造 | 2019.01-2020.12 | 5000 | |
14 | 浙江怡和衛浴有限公司 | 智能馬桶數字化(CRM)銷售系統建設 | 2020.03-2021.12 | 500 | |
小微園(老舊工業園) | 1 | 臺州飛躍科創園有限公司 | 飛躍科創園三期 | 2018.1-2021.6 | 21160 |
2 | 臺州星星置業有限公司 | 聚星科創園 | 2018.12-2020.9 | 75000 | |
3 | 北京聯東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聯動U谷科技創新園 | 2020.12-2023.12 | 80000 | |
4 | 臺州椒江宏瑞置業有限公司 | 2020.4-2023.6 | 101232 | ||
5 | 臺州市國強京商城市發展有限公司 | 2020.5-2022.5 | 50000 |
附件2
上市培育企業名錄
序號 | 企業名稱 | 所屬行業 | 上市計劃 |
1 | 浙江衣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成衣吊掛 | 2020年報會(科創板) |
2 | 順毅股份有限公司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2020年報會(創業板) |
3 | 浙江星星冷鏈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2021年報會(主板) |
4 | 浙江臺州農資股份有限公司 | 批發業 | 2022年報會(主板或中小板) |
5 |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醫藥制造業 | 2022年報會(科創板) |
6 | 浙江海正博銳生物制藥有限公司 | 醫藥制造業 | 2022年上市(港股) |
7 | 浙江山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2022報輔導(主板) |
8 | 浙江江北藥業有限公司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2022年報輔導(主板) |
9 | 浙江博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汽車制造業 | 2022年報輔導(創業板) |
10 | 泰田集團有限公司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2022年完成股改(主板) |
抄送:區委各部門,人大常委會、政協辦公室,人武部,法院,檢察院。
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0月15日印發